經世濟民?利用厚生? ---------諾貝爾經濟學獎百年來得獎之路

杜文仁/特稿

經濟學家有兩類:一類是針對經濟現象而提出解釋與答案的人;另一類則是針對別人經濟理論加以修正的人。前者是真正的經濟學家,後者是技術人員。

大蕭條:凱因斯派

二 十世紀最大的一件經濟現實是1929年到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針對經濟大蕭條的解決,產生了凱因斯經濟學,也因此產生「總體經濟學」 (macroeconomics)這門經濟學的分支。我們可以公平地說,二十世紀下半葉,經濟學就等於凱因斯經濟學的發展與修正,反凱因斯派經濟學,以及 其他使經濟學科學化的努力。

凱因斯本人最有資格拿經濟學獎,但他死於1946 年,所以未能獲獎,因為第一屆經濟獎遲至1969年才開始頒發。第一屆頒給兩位計量經濟學家,弗利虛(Ragnar Frisch)與丁伯根(Jan Tinbergen),這是表彰他們使經濟學能數量化,有實證基礎的科學化工作。第二屆1970年就頒給新凱因斯派的美國經濟學家薩繆森(Paul Samuelson),一方面表彰他利用數學工具強化經濟分析能力的工作,另一方面,也等於承認他將總體的凱因斯主義和個體的新古典主義加以綜合的理論工 作。1974年的得主海耶克(Friedrich von Hayek),則是和凱因斯同時代的反凱因斯大將。

凱 因斯的成名作《就業、利息與貨幣通論》(台灣多稱為"一般理論")(1936)是改變二十世紀經濟學與經濟的重要作品,托賓(James Tobin 1981)、薩繆森(1970)、莫迪裡安尼(Franeo Modigliani 1985),皆是因為拜讀這本名著而成為經濟學家的,他們可以說是美國的凱因斯學派之代表人物。

凱因斯這本大作是用來說明經濟大蕭條何以會發生,並如何解決的著作。他認為結構性的失業的確存在,大蕭條的本質在此,而傳統上他的老師馬歇爾 (Alfred Marshall)所代表的新古典主義經濟學則無法說明非自願性失業的現象,反訴之於市場的價格機制之調整,換句話說,束手不管,根本沒辦法說明1930 年代經濟大蕭條產生的原因,以及解決大量失業存在的現象。他認為透過政府擴大財政支出,例如:政府赤字支出;或貨幣政策,例如:貨幣貶值,都可以增加就 業。貨幣貶值可以擴大出口,也就能增加就業(台灣在出口替代的70年代也是失業率最低的時候)。美國的凱因斯派大本營是哈佛大學,上述之托賓、薩繆森都是 哈佛大學的高材生;英國凱因斯派大本營則是在劍橋大學,瓊o羅賓遜(Joan Robinson)是這個學派的首領。二次大戰後的長期榮景期,資本主義陣營國家大半採行凱因斯派經濟措施。

凱因斯其實是熱心救人的醫生,沒有時間照顧到細節,也沒有哲學,所以新凱因斯派就挑起修補個體經濟面和哲學的重擔了。後者以英國凱因斯派做的較多,瓊· 羅賓遜就有一本"經濟哲學"(1962),但英國的凱因斯派其實是新李嘉圖派,較接近馬克斯主義經濟學,遠比美國凱因斯派更左,所以和馬派經濟學家一樣, 不受瑞典諸公的青睞,從未得獎。希克斯(John Hicks 1972)、密德(J. E. Meade 1977 )雖然和凱因斯、和劍橋大學有關,但都不是這個學派的核心成員。

美國的凱因斯派以薩繆森的名氣最大,他的經濟學是把凱因斯的總體經濟學和新古典經濟學的個體經濟學結合在一起。大體上他認為,如果先使用凱因斯派的方法救治失業等問題,那麼就可以用新古典學派的市場模型來解決一般性的經濟問題了。

托賓則是對於凱因斯理論中的工資與就業、消費函數、貨幣流通速度與利率的關係、投資決策等部份加以修正、深化。

梭羅(Robert M.Solow 1987)則是沿著凱因斯的看法,以數學模型來說明失業均衡的存在,也不相信反對凱因斯的傅利曼等人的「自然失業率」說。

莫迪裡安尼的儲蓄「生命週期」說,可以說是補充托賓的凱因斯模型。

上述這些人大多是在羅斯福總統時代支持「新政」、在甘迺迪總統時代擔任經濟顧問的大將,所以凱因斯學派代表的是理論上以及實務上的自由主義左派。

停滯膨脹:反凱因斯派

反 對凱因斯學派的大本營是美國自由主義傳統的堡壘:芝加哥大學。奧國學派的海耶克也在芝大任教過。傅利曼(Milton Friedman 1976)是芝加哥學派的貨幣主義大將。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在芝大受過教育或在此教書的人數驚人,至少有十五位(2000年為止)。二次大戰後,芝加哥大 學有一個考利斯委員會(Cowles Commission),將經濟分析與計量經濟學的實證研究結合在一起,克萊因(Lawrence R.Klein 1980)、亞羅(Kenneth J.Arrow)、賽門(Herbert Simon 1978)、戴布魯(Gerard Debreu 1983)以及托賓,都曾是這個委員會的重要成員。

貨 幣主義的龍頭傅利曼反對政府過度的經濟干預、反對福利國家政策、主張市場調節。在政策上,他認為解決70年代停滯性膨脹(stagflation):通貨 膨脹與失業並存,要靠限制貨幣數量的增長率而達到,所以政府的貨幣政策目標是控制貨幣存量。停滯性膨脹的原因是自然失業率和價格預期。他反對福利政策、反 對擴大公共支出、主張自然失業率,都是和凱因斯主義針鋒相對的主張。套句黑話, 他和凱因斯對著幹。迎敵的凱因斯派,主要是托賓。

自由主義哲學:海耶克

其 實反對凱因斯主義最早的學派是海耶克所代表的新自由主義。早在1930年代,他就是凱因斯經濟思想的批評人。他對30年代經濟大蕭條產生的原因理論與凱因 斯不同,他認為貨幣供給不足或投資過度是其原因,他相信市場機制本身有自然調整的功能,這些觀點表現在他的《貨幣理論與經濟週期》(1929),《價格與 生產》(1931)。他批評美國政府使用擴張貨幣政策,由於點燃了過度投資之火,之後沒有使用人為經濟政策維持消費,無法支持生產,所以不景氣便擴大成大 蕭條。海耶克的思想核心表現在他對自由主義的闡發上,早期的著作側重經濟自由主義的研究,主要是經濟的邏輯分析。中期以後就轉入政治、法律、社會的自由主 義研究上,形成了他自己的社會哲學體系,此時的海耶克從經驗認識論的角度得出了自發秩序這個觀念。這方面著作有《到奴役之路》(1944)、《個人主義與 經濟秩序》(1948)、《科學的反革命》(1952)、《感官的秩序》(1952)、《自由的憲章》(1960)、《哲學、政治與經濟學的研究》 (1967)、《法、立法與自由》三大冊(1973-79)《不要命的自負》(1988)、《經濟自由》(1991)。海耶克的思想在1970年代因奉行 凱因斯主義的西方國家受到停滯性膨脹的打擊以後才傳佈開來,成為80年代美國雷根經濟學和英國柴契爾主義的守護神。

海 耶克和凱因 斯關於經濟大蕭條原因的爭執,海耶克要求他的學生路易斯(W.Arthur Aewis 1979)加以研究,路易斯的研究成果出版成《1919至1939年之經濟困境》(1949)。路易士未偏袒乃師,他的經驗證據告訴他大蕭條的原因是多重 的。大蕭條的真正原因,還沒有真正的科學診斷出現。因為消除大蕭條的,在德國,顯然是納粹上台以後的一連串經濟措施:大量擴大公共工程,解決失業問題;實 行以物易物國際貿易,阻止貨幣貶值。前者的規模比凱因斯設想的大多了,後者根本不是凱因斯的政策。美國大蕭條解除的時間,各家說法不一,但加入二次世界大 戰的軍需生產,確實使美國起死回生。

人之後:眾廖化

由於貨幣主義對於通貨膨脹沒有提出有效處方,所以美國經濟學界又出現一個新的勢力-理性預期學派(rational expectation school),代表人物有1995年的經濟獎得主盧卡斯(Robert E.Lucas Jr.),他主張理性的經濟人在決定他們未來的行動時,會計算自己的行動對將來市場的影響,以選擇效果最有利的行動,從而使政府的任何經濟調節政策和措施 都達不到預期的目的。這是古典經濟人假設的新衣服。

反 對凱因斯經濟學的還有一個-供給面經濟學。其代表有孟岱爾(Robert A. Mundell 1999),供給面學派又稱為生產學派,是雷根主政時代的當紅經濟學。他們的基本主張是供給自行創造需求,所以只要國家不干預私人經濟活動,讓市場機制充 分發揮,產品就不會過剩,失業就不會存在,而通貨膨脹則是由於投資大於儲蓄所造成的。由於上述思想的來源是薩伊(Say),所以他們的口號是「回到薩伊 去」。這是新薩依學派。

第三條路:瑞典學派

此外還有一個瑞典學派,也得了諾貝爾獎:米達爾(Gunnar Myrdal 1974)和歐林(Bertil Ohlin 1977)。瑞典學派的特色是:總量分析、動態分析、預期因素、事前 / 事後分析、小國開放經濟理論、部門結構性失業。在政策上主張調節利率、重視公共投資。瑞典學派的經濟理論影響到瑞典國家的經濟政策之實踐,代表自由主義左 派的福利國家學派,其中米達爾對發展中國家的研究,有一些不同於以美國主流經濟學為主的觀點。他認為發展中國家應制訂國民經濟計畫,自由貿易對發展中國家 不利,所以對外貿易要置於國家經濟的管制之下,實行貿易保護政策(台灣經濟起飛期,其實是遵循這個路線)。所以這個學派是凱因斯學派與反凱因斯學派以外的 第三條路。經濟學需要認清世界的真相,不能以井觀天,唯美是尚。

經濟學:理與事

以上是凱因斯學派和反凱因斯學派在諾貝爾經濟學上的大致介紹,得獎人還有因為經濟工具的精密化而得獎的,例如:海克曼和麥法登(James Heckman,Daniel McFadden 2000)、默頓和修立斯(Robert C..Merton,Myron S.Scholes 1997)、寇斯(Ronald H.Coase 1991)、哈維莫(Trygve Haavelmo 1989)等人。套句老話,族繁不及備載。

在 上述得獎人中,直接凝視真實的經濟學家有傅利曼、沈(Amartya Sen 1998)、寇斯、米達爾、海耶克、路易斯、史蒂格勒、布坎南(J.M.Buchanan)、諾斯(Douglass Narth 1993)等人,其他人多是對他人理論的修正或反駁,屬於非經驗性的推理之作。諾貝爾經濟學獎的頒發是否反映出學院經濟學家鍾愛的其實是智力遊戲,並不是 出於生命的真實感而從事經濟學這門道德科學(moral science)呢?經世濟民的經濟學家是不是不待文王猶興呢?寇斯所說的「黑板經濟學」將壽終正寢?有生命力的經濟學終將復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ong1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